贸易摩擦下,国产精锻机的发展瓶颈在哪里?!

2019-06-10 09:47 葛鹏
7

      最近中美贸易摩擦天天都在报道,华为的“备胎”不断的曝光,笔者也一直关注着,对中国精锻机行业发展。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大家交流!

      精锻机目前主要是进口奥地利GFM公司和德国MEER公司,国产精锻机有几家都在仿制过程中,那么贸易摩擦对精锻机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笔者下面一一道来:

     一、精锻机液压系统控制阀均多选用德国力士乐和美国穆格,特别是精锻机锤头调节、夹头行走等关键工艺动作的控制,以美国穆格的伺服阀为主。一旦美国对国内进行封锁,穆格伺服阀限制出口,将对中国精锻机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从国外进口的精锻机。

     二、精锻机控制系统,目前国外进口的精锻机控制系统多为通过PLC进行控制,目前国内主流PLC主要为德国西门子、日本欧姆龙等,国产PLC的应用并不多,同时控制软件也多为进口软件。

    三、机械传动的精锻机偏心轴三层套目前国内仅有中航重工的一家企业可以制作,但寿命仅为3个月到6个月,GFM公司使用的是德国公司制作,使用寿命均可在10年左右,如精锻机3-6个月就要更换一次三层套,那么这个设备将无法使用。

    四、国内理论研究不足,目前国内制造精锻机均需要有国外的蓝本,无法做到按照工艺要求“量体裁衣”,径向锻造理论的研究需要提到日程。

    五、精锻锻造工艺包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国外企业已经可以随设备提供锻造工艺包,锻造工艺包是经过理论计算和实践结合总结出来的,由于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足,基础数据严重缺乏。精锻锻造工艺包的开发尚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国内精锻机的发展需要国内基础工业的强大支撑,包括材料、热处理、锻造、控制元件、控制软件等。

      精锻机的“备胎计划”也需要提上日程了,突破国外技术壁垒,研发中国精锻机,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关键的工艺设备,是我们精锻人的职责所在。

       


                                                                                   2019年6月10


作者简介:葛鹏,研究生学历,工程师,长期从事精锻机的设计、制造、维修,参加了国内多台精锻机的研发制造。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进行交流!